公益信息 PublicWelfare
首页   >   公益信息   >   公益风采
苏州公益园2017年度工作总结 和2018年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8/1/29 15:42:36 来源:苏州市社会组织志愿总队
核心提示:

苏州市民政局:

2017年度,苏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继续受托运行苏州公益园,积极落实年度计划,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在市局的领导以及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文明办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实际,认真谋划,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一、2017年度工作总结

(一)以进驻组织为主体,打造创新社会治理的运行枢纽

1.精准定位,新一批入驻组织绩效显著。今年3月,苏州公益园启动了第三批入驻组织遴选工作,最终共有10家社会组织签约入驻。根据苏州公益园的功能定位,第三批入驻组织涵盖了联合性社团、职业性社团、专业评估机构、专业社工机构、法务和人力资源类等支持性社会组织,进一步增强了苏州公益园的专业性和辐射性。在积极动员和有效支持下,全体入驻组织交出了可喜答卷,主要体现在:第一,项目运作能力大大增强。全年项目承接总数90个,总金额1759.85万元,较去年翻了一番。从资金来源看,政府购买服务占94.90%、基金会支持占2.60%、网络众筹占1.20%2016年占比为0)、企商资助占0.70%,甚至0.60%的经费是社会组织“自掏腰包”,逐步实现“多条腿走路”;从项目地域看,本市占85.17%,省内占5.4%,外省市占9.43%,逐步推进“服务走出去”。第二,从业人员配备大大优化。全体入驻组织专职人员数已超百人,其中本年度新聘员工达63人,具备社工、财会、心理学、人力资源、职业规划等专业资质人员48人。在参加今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44人中,15人获得助理社工师资格、6人获得中级社工师资格,通过率达52.27%,远超全市19.2%的通过率。第三,规范化建设水平大大提升。入驻组织均为3A及以上的高等级社会组织,且能时刻注重依法自治、合规运行、按章办事,进一步巩固了苏州公益园的内部治理水平和示范引领作用。另外,首期受育出壳的3家组织经过层层筛选入驻园内,既反应出首期培育孵化工作的成效,又体现了出壳组织强大的“反哺”能力。

2.全程陪伴,第二期受育组织孵化有效。以中期评估的结论为依据,强化了个别辅导、实操演练等针对性培育,使得受育组织的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成长和发展,基本达成了培育目标。解决了生存问题受育组织专职人员均在5名以上,项目承接量从去年的寥寥无几,猛增至25个、资金量135.10万元。形成了基本特色。受育组织因其在财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和科学育儿等领域极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在业内已初步积累了口碑,产品化服务正在逐步梳理成型,其中联益信息的“公益啦——公益机构一站式SaaS云平台”技术斩获第五届中国社创之星大赛、第六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武汉公益创客大赛等多个重大赛事奖项。开启了新的征程。除苏州市信联公益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因部分指标稍显薄弱,还需“留园补习”外,苏州市萌芽优育服务中心、苏州市联益信息公益服务中心和苏州益支点公益发展服务中心三家孵化出壳。各机构负责人对今后独立发展、应对机遇挑战,做好了积极准备。

3.科学规划,未来三年发展战略指向明确。值苏州公益园三周庆典之际,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为顺应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组织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认真反思、精心谋划,召集相关领导、全体专家库成员进行探讨论证,最终确定了下一个三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及其措施。秉持“一切为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核心理念不变,确立了“提质增效,创新发展”的建设思路,制定了“在内部运营上继续坚持规范化建设,在服务业务上注重打造专业化品牌,在资源链接上努力实现社会化整合,在业内融合上积极促进行业化发展”的四大任务,提出了“统一认识,确立新发展理念;提高效率,完善“三化”机制;全面建设,培养高素质队伍;整合资源,构建多功能平台”的实施举措,树立了力争将苏州公益园建成全市性的社会治理创新的“试验田”、社会组织培育基地的“领头羊”、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标杆”和名副其实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社会组织“孵化器”的最终目标。同时,苏州市社会组织促进会、苏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苏州市乐仁乐助公益发展与评估中心等多家枢纽型和支持性社会组织也同步确定了发展规划,或实施了内部“深化改革”,推动了苏州公益园转型发展的主基调。

4.充分释放,公益园五大功能亮点纷呈。成为日益知名的考察景点,全年接待各地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公益同行和专家学者等团队来园参访调研,共计66批次、1384人次,同比增长100%。成为名副其实的公益集市,全年进驻组织在园内举办各类公益活动937场次,参加活动的服务对象15543人次,超去年30%。成为专业高效的信息平台,通过“苏州公益园”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宣导和发布中央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组织动态、公益活动、志愿者招募等信息共计1355条、点击量79963次。成为争光载誉的榜样摇篮,全年各进驻组织共受到各类表彰18次,其中苏州乐助公益互助中心的欢乐鼓项目获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称号,苏州市汀斯社工师事务所和苏州众合社会工作事务所项目入选江苏省社会工作优秀案例、优秀项目,汀斯还被省民政厅选派为民政部“牵手计划”对口援建单位。

(二)以业务协作为驱动,构建整合区域资源的交互平台

1.加强联动,探索培育基地行业化发展雏形。今年8月,依靠苏州公益园自身的社会地位及其专业优势,积极担当起培育基地“龙头”的角色,实现了“三步走”。一是制定了《苏州市培育基地联动机制建设方案》。结合全市培育基地的四个层级、数量超百、功能有别的建设现状,起草了联动方案,并得到了市局的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方案》提出,将充分利用各培育基地的平台优势、组织优势、专业优势和社会资源,强化机构集群、完善业务协同,打造特色品牌,促进行业发展,从而推进全市培育基地建设持续性、有效性和规范化、专业化、行业化,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出更大的功效。二是组建了苏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联盟。为有序有效推进联动工作,以“4+10+2”(即4家市级、10家区级和2家优秀街道级培育基地)的架构,召集了联席会议,成员共同签署了《苏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促进专业成长共同宣言》,为有效发挥“学习交流、桥梁纽带、专业指导、成果展示、服务保障”五大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落实了联盟双月例行活动模式。按照方案要求,联盟实行双月活动制度,每次活动由联盟成员轮流承办,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成为了培育基地交流心得、发现需求、聚焦难点、寻求突破的“无障碍”沟通平台。

2.健全机制,推进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建设工作。总队组织架构科学,内部建设规范,运行成效明显,促进了全市社会组织志愿活动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一是注重体系运行的高效化。总队现下设分队37支,在册志愿者5920名。总队与各分队明确职责,签订了《苏州市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共创协议书》,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在志愿服务体系的有效应用,保证了志愿服务时长的真实记录,促进了志愿者政策福利的保障落实,推动了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能力建设的常态化。在去年“增能计划”的良好反响基础之上,2017年实施了“苏州市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培力计划”。项目历时8个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师资雄厚,受益人数近500人,增强了总队的凝聚力,扩大了志愿服务宣传效果,提高了志愿团队的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三是注重服务推广的品牌化。总队被评为“2017年度苏州市最佳志愿服务团队”,“培力计划”获第二届江苏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会银奖。两项重量级荣誉既是对总队工作的巨大肯定和鞭策,也为扩大宣传效应,树立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标杆”、打响知名度打好了前站。

3.强化理念,提高公益慈善事业服务成效。一是扩大成果。在去年底全市基金会建设专项调研全面铺开的基础上,结合探讨交流、分析研学、归纳梳理,形成了比较系统和详实的分析材料及其建设性意见。同时,配合市局代拟了提交市委市政府的调研报告,从全市基金会建设现状及特点、当前基金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等方面,对下一步完善监管服务、促进基金会健康发展提出对策、思考及建议。二是深化服务。值我市第八个“慈善月”活动开展之际,受市局委托,承接了“苏州市公益慈善伙伴行”活动项目监管及评估工作。凭借实施“公益五百行”的丰富经验,在较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项目征集、项目评审、项目优化、项目签约和前期培训等环节,并制定了科学的监管方案及其计划、监测工具等,现14个签约项目已全部落地实施,日常监管工作有序推进中。三是拓展对象为引导行业协会商会更好顺应社会治理创新和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移深入推进的形势,进一步加快政社分开、激发内部活力,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健康有序发展,受市局委托,按照市两办发布的《苏州市深化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拟定了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建设专项调研方案,将根据相关部门工作推进情况和具体要求再行确定下一步行动。

(三)以党的建设为抓手,筑牢践行新思想的核心作用

苏州市公益园党支部在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以及苏州市社会组织党委的正确带领下,按照“党建引领社建,社建固强党建”的工作思路,以“学习提高年”为主题,继续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今年,被市委组织部指定为“走看学做比党建”定点单位

1.夯实基础,推进两个覆盖。园内现有党支部3个,党员33名,分布在11个进驻组织,确保做到园内党组织应建尽建,党建工作有效贯彻到每一个组织,党建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首先是加强学习。坚持“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认真开展组织生活,集中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7.26”讲话等重要精神,重走党史路、重温“红船精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其次是加快培养。对园内各组织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加强引导,着重考查,重点发展。今年,支部共发展预备党员2名,转正1名,另有4名同志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1人参加了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党校主办的“党的基础知识培训班”。最后是加紧扶持。通过精准辅导,帮助苏州蓝天救援队入园半年内便成立了党支部,保证了这支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队伍的正确政治方向;通过情况摸底,了解各组织建立党组织的基础条件,做好相关工作的跟进。

2.挖掘需求,坚持项目化运作。理论结合实际,深度探求党建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契合点,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建项目。快闪——创新服务模式以“党建+社工+志愿者”模式,组建党员志愿宣传队,开展了“闪出文明,炫出风采”志愿宣传活动,以快闪的方式在人群密集场所开展宣传文明礼仪活动,共演出了23场,观看超十万人,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党务培训——加强理论武装。这是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社会组织党建”为主题的大型培训活动,近200家社会组织的党务干部或负责人参训。通过培训厘清了概念、掌握了方法、明确了方向。这既是社会组织顺应新形势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将来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党务培训打响了第一炮。人才培养——注重能力提升。为了全面提升社工的能力,落实形式丰富、内容充实、讲师权威的专项培训。今年就社工考前辅导、社工继续教育、社工本土讲师培养、社工理论夯实、分领域实务技巧、素质拓展、典型考察等内容组织学习近90场,受益规模达3200人次。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强化,为促进实操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做出了有力保障。

3.完善功能,加强阵地建设。通过对“苏州市社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整体改造和优化,构建物理空间;通过展示厅内添置党建元素,营造红色氛围;通过开辟“服务区”和“学习区”,实现功能有别;通过建立全市首个社会组织公益书屋,丰富精神食量。趁着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苏召开的东风,苏州公益园作为全市十四个考察点中唯一一个社会组织基层党建参访点,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公众面前,并广受好评。

4.加强宣介,注重影响力提升。新的形象带来新的气象,今接待全国各地党建主题参访20余批次、500余人次。通过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特色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开展成效等素材进行收集梳理,总结出了一些成果,并在经验输出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名度。党建工作已逐渐形成特色,党建品牌已初具雏形,以公益园为原点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影响力正逐步扩大,为今后做优特色、创出亮点,打造新形势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升级版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2018年度工作计划

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精神,按照全市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苏州公益园三年发展规划的部署,制定2018年度工作计划。

(一)发展目标

2018年度,苏州公益园将紧紧围绕“顺应趋势、强化协作、提升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在参与社区治理、创新培育孵化以及拓展服务领域等方面做出亮点。

(二)具体内容

1.常态化工作

1)做好苏州公益园日常运行工作。按照苏州公益园运行规程,坚持民间化、专业化和规范化运行,有效落实现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继续释放五大功能,着重发挥“示范引领”和“资源链接”两大作用。根据苏州公益园运行委托协议即将期满的实际,认真筹划,做好招投标方案的制定,为市局开展相应购买服务做好技术支持,并积极参与招标活动。

2)做好培育基地联盟的联动工作。按照苏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专业联动机制建设方案的要求,持续推进“苏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联盟”有效运作。在保证“双月活动”常态化开展的基础上,维护好线上线下联络渠道,强化相互之间的深入联系;以“苏州公益园”网站为依托,逐步实现各培育基地网站互联、数据共享;认真梳理培育基地运行或社会组织培育的基本框架和大体模式,勇于尝试复制推广,积极形成特色成果,努力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

3)做好志愿服务机制的建设工作。坚持常态化培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充实讲师团队,不断提升志愿者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更新升级功能,进一步提升志愿者管理系统的实用性、简便性和有效性;落实制度化激励,结合我市关于志愿者的福利政策,做好优秀志愿者的表彰,弘扬“人人志愿”的正能量;注重长效化协作,加强与市文明办及其市志愿者总会的日常沟通和工作对接,努力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实现新发展。

2.创新性工作

1)探索新一期受育组织的孵化工作。根据以培育支持性、枢纽型或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为主、培育专业社工机构和其他公益组织为辅的工作思路,实行“双轨孵化”,探索园内与园外、实体与虚拟、系统与项目等形式相结合的孵化模式。通过发布公告、民政部门推荐和其他培育基地转介等途径,按“公开招募,机构申请,专业评审,集体确定,签约进驻”的程序及其原则开展招募工作,并按优化后的孵化大纲实施培育孵化。

2)探索社会组织宣介的新模式。加强与具备较强社会影响力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的联络,推动社会资源的多方联动。拟以户外广场活动的形式,综合“苏州市公益慈善伙伴行”项目结题、苏州市社会组织志愿总队表彰、高等级社会组织授牌、最新政策发布等元素,参与筹备“社会组织嘉年华”活动,创新社会组织推广宣传的新路径,提升我市公益慈善事业的良好氛围。

3)探索社区治理服务的专业支持。结合我市“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持续有效开展的实际以及我市城乡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要求,积极与相关街道接洽,提供项目监管、评估等专业服务,进一步提升苏州公益园的品牌效应,增强社会服务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升社区党组织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能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和法治型党组织建设。

(三)主要措施

1.加强思想认识。动员和引导全体进驻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注重对于党的“十九大”精神、党政机关重要政策文件的学习领会,思想上积极顺应社会治理创新及其社会组织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社会组织建设的服务需求。

2.增强服务意识。以公益园为核心,注重与政府部门、群团组织、高等院校、企业等的联系和沟通,深化公益伙伴、跨界联盟和战略合作的内涵;加强与枢纽型社会组织、基金会等的专业协作,努力形成为社会组织服务的整体合力,发挥平台效应作用。

3.提升创新远识。塑公益园品牌,积极汇聚业务不断扩大、服务不断深化、绩效不断提升的发展动力。发挥“一核三元”(“一核”即苏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三元”即苏州市社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财务中心和法务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社会组织的法人治理、党的建设、团队管理、公益营销、专业发展,推进社会组织提供能力提升、项目研发、财务管理、法律咨询、学习资源方面的服务载体建设,为全市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发挥智库作用。

 

 

苏州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二〇一八年一月十七日

 

 抄报:市政府办公室、市财政局、市文明办

 抄送:苏州公益园全体进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