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全省广大民政干部职工在线学习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基层民政干部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成果,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业务能力水平,省民政厅开展2023年“基层民政大家谈”云讲堂活动。
2023“基层民政大家谈”云讲堂
苏州专场
﹀
﹀
坚持“四个服务” 激活发展动能
积极探索苏州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严强
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
近年来,苏州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围绕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最基础的社会治理”的职能定位,坚持一手抓积极引导发展、一手抓严格依法管理,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积极作用。各类社会组织已日益成为苏州经济转型的助推者、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社会事务的承接者、社会管理的协同者。
聚焦服务国家,引导社会组织在服务重大战略中彰显新担当。一是高标准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省厅的有力指导下,2021年开始苏州连续举办了两届“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苏州大会”。2021年苏州市民政局牵头,联合长三角12个城市签订《推进长三角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推进长三角社会组织党建合作共建协议书》。二是高站位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今年7月,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党建引领千社联万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鼓励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数量多、门类全、覆盖广的优势,聚焦产业就业开展精准帮扶,聚焦乡村重点任务开展公益帮扶,聚焦优势特色开展示范帮扶,助力全市50个重点帮促村高质量发展。三是高水平落实结对帮扶合作机制。今年,苏州市民政部门建立了与阜阳、信阳、宿迁三地民政领域交流协作的机制。分别与三地民政部门签订了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以“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务实合作、协同发展”为原则,通过健全机制、搭建平台、撬动资源、共享信息、合作研讨等路径,共同推动三地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服务社会,引导社会组织在优化社会治理中展现新作为。一是多举措促进稳岗就业。苏州市民政部门持续引导社会组织和有关社会力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多层次搭建就业平台,多方位提供就业服务,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多维度推动社区治理。针对基层治理力量薄弱、人手紧张、工作繁忙等实际问题,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三是多方位助力慈善事业。积极鼓励设立慈善信托,引导慈善组织打造“慈善+互联网”新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慈善事业,让慈善资产实现“自我造血”。
聚焦服务群众,引导社会组织在助力民生保障中发挥新优势。一是做兜底保障的辅助力量,救助困难群众。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政府兜底保障和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帮扶的有效衔接,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在对困难群众救助和服务中主动补位、加强联动。二是做应急救援的补充力量,守护受困群众。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应急救援、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成立和健康发展,切实发挥其作用。三是做美好生活的支持力量,造福广大群众。在工作的谋划阶段、制度建立环节,就注重引导社会组织为群众提供多元服务。
聚焦服务行业,引导社会组织在促进行业发展中取得新成效。一是做助力产业发展的加速器。苏州市民政局牵头制定《关于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细分领域行业协会高质量发展的七条措施》,简称“苏七条”,明确了“优化管理服务、加强平台建设、夯实人才基础、落实财税扶持、支持服务购买、强化行业自律、深化品牌创建”七项具体举措。二是做优化营商环境的传导器。紧紧围绕全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巩固最佳比较优势”目标,着力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发挥枢纽功能,将政府的营商相关政策向企业传达到位,将企业困难及诉求向政府反馈到位,持续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是做引领行业前进的方向标。鼓励各行业协会商会跟踪掌握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常态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动行(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解决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
颐养金仓 和美幸福
——太仓“县域养老”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张跃忠
太仓市民政局局长
2019年,民政部编写出版了《县域养老:太仓养老服务透视》一书;2020年,太仓市养老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通报表彰;2021年,太仓市荣登“中国康养百佳县市”榜首;2022年,太仓市成功入选“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2023年,太仓市入选江苏省首批示范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地区。
太仓市聚焦老年人基础性、兜底性、普惠性服务需求,持续丰富居家、社区、机构多元服务模式,拓宽服务边界,形成了“身边、桌边、床边、周边、手边”的“五边形”15分钟养老服务圈。
丰富家庭养老内容品质。围绕老年人需求,推动居家上门服务从“六助”基础服务逐步到“七助”,再到“十助”服务。实施适老化“三千工程”,提高家庭照护能力,聚焦高龄空巢、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加快推进1000户适老化改造、1000户智能烟感项目,创新“党建联盟”,联合水务集团,推出“1000户老年人家庭智能水表项目”,通过“颐养金仓智慧关爱”小程序,实现高龄独居老年人居家一键报警和紧急预警功能。
打造“1+N社区养老生活圈”。太仓市连续十多年将社区养老设施建设纳入实事工程。推动在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基础上,因地制宜在自然村、老年人聚集小区建设日间照料站、助餐点,推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站、助餐点)村(社区)覆盖率超120%。聚焦城乡老年人助餐、用餐、送餐服务需求,已建立配送餐中心5家、综合助餐点23多家、助餐点133家,初步形成“1+N+X”助餐服务体系。
社会化改革更加深入。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养老行业协会、养老服务组织公益园,培育引入30多家养老组织企业,推进居家、社区和机构等各类养老服务社会化率达99%以上。
多元供给不断拓展。2021年以来,抓牢国家和省级养老服务改革契机,全面实施“机构升星达标”“社区星级示范”“家庭床位建设”“市场品牌提质增能”等十大改革行动,持续提升城乡养老服务专业品质。目前,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日服务超2万人。
关爱保障更加多元。围绕城乡高龄困难老年人需求短板,积极推广互助养老,实施“银翎伙伴计划”,打造“银龄餐桌”161家,成立互助小组500多个。积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上门心理关爱、家庭访谈、合法权益维护等关爱服务。
加快发展老年教育阵地。积极弘扬传承“娄东文化”,2019年以来,新建了1家市级老年大学和6家镇级老年大学,村居老年学校全覆盖,三级老年学校培训学员4万多人。
探索老年生涯发展体系。在全省率先创新建成“太仓市老年生涯发展指导中心”,累计开展生涯发展课程200多节,老年教育逐渐从“娱乐教育”向“赋能发展”转型。
实施“智享时代”关爱行动。联合文明办、公安、卫健等部门,连续三年开展“智享时代”老年人智能设备培训,探索编写了《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手册》,依托各类养老服务场所,累计开展智能设备培训500多场,覆盖老年人群8万多人次。
市场化品质供给持续增强。在全省率先完成了“颐养金仓”县域养老品牌的商标注册,创新开发“爱爸妈优选”购物小程序,打造“99孝老购物节”,养老服务数币消费场景覆盖率达到100%。启动金仓湖康养中心、中德创新城医养中心2个项目。
行业自治自我发展持续提升。依托养老行业协会,积极构建“养老行业信用评价指标”,积极开展行业沙龙、交流会、参访学习,初步形成了具有太仓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事业、产业、行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太仓市率先探索老年人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目前做了哪些工作?
太仓市从2020年开始探索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2023年全面启动认知症友好示范社区试点,围绕老年认知症“科普宣教、风险评测、照护干预、督导支持、氛围营造”五个方面,全面推进打造一批示范站点、建设10家友好机构、培训100名友好使者、开展1000场次宣讲、1200人次筛查、认证1000名“认知症好朋友”的“六个一项目”。具体工作如下:
一是完善试点方案,加大资金管理保障。印发《太仓市老年认知症友好示范社区试点方案》,从广泛开展科普宣教、实施风险评测、搭建干预支持体系、构建工作机制4方面提出了13项试点任务。明确市民政、卫健联合推动,各区镇统筹协调,村居牵头负责、养老组织具体落实的试点工作机制。联合慈善总会,募集认知症友好社区试点慈善资金90万元。
二是培育两支队伍,搭建“四位一体”服务模式。民政局参与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发挥日间照料、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等阵地,在风险筛查、非药物干预、家庭照护支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市今年试点工作重点在4个村社区开展,已完成100名“认知症友好使者”的培训考核,累计招募了1000名“认知症好朋友”。同时,完成15家“认知症友好机构”认证授权,2家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完成认知症友好站点改造,我市已初步形成“四位一体”的老年认知症干预服务网络体系。
三是突出早期筛查,增强家庭照护支持能力。我市认知症友好社区试点聚焦“家庭支持”,突出“早发现、早干预”,联合市级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四个试点社区累计完成1302人次风险筛查,310人高度怀疑患有早期认知症,占比23.8%。结合老人身体状况、家属意愿,精确筛选25名个案对象。创新成立“太仓市老年人认知照护家庭支持中心”,依托“认知症友好使者”,积极开展认知障碍老人家庭照护支持小组活动和专业喘息服务。
四是创新非药物干预,探索认证照护标准体系。认知症照护专业性较强,我市聚焦“非药物干预”开展试点,一方面,创新引入苏州大学配套研究课题,对早期认知症多感官刺激干预服务进行系统科学的循证研究。另一方面,4个试点单位统一采购“蒙特梭利宝盒”认知症干预道具,各站点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园艺治疗、音乐治疗、怀旧疗法、多感官刺激等十大类早期干预照护服务,并加强个案管理工作。
五是打造“护联体”模式,构建友好环境。老年人认知症照护涉及政府部门、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我市招募了首批20家“太仓市老年认知症护联体”单位,涵盖医院、银行、养老组织机构、电信公司、中小学校、派出所等各类为老服务资源,四个试点村社区所在区镇也积极开展启动仪式,分别招募了10家“互联体”服务机构,在宣传科普、筛查干预、志愿服务等方面为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提供支持。目前,已经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0多场,预计一年试点期间,将开展各类宣教活动1000多场。
太仓作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是如何聚焦农村老年人面广量大的服务需求,有效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
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推动基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痛点和难点都在于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供给不精准的问题。我市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
一是实施农村养老四大提升行动。出台了《太仓农村养老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农村养老“设施提升、人才增能、数智治理、业态升级”4大行动。一年来,我市加快普惠性农村养老阵地建设,新建成1家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5家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升级改造1个乡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全市6个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72个村建成日间照料中心(站)119家,覆盖率达到165%。农村养老服务覆盖更加精准,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二是加快农村数智适老化建设。2022年以来,按照苏州民政统一部署,累计为1000户农村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为1500户农村高龄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家庭安装了智能水表、智能烟感、智能床垫等设备,创新开发老年人数字关爱系统、小程序,实现重点空巢独居老年人居家安全数字监测、突发预警、紧急支援等功能。
三是积极构建“银龄互助”服务阵地。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建成6家“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有效连接“村委会、村民小组长、基层协会、社会组织、老年志愿者”“五方力量”,推动建立农村“互助小组”300多个,覆盖人群5000多人,较好缓解了农村老年人“离家不离村”养老需求和基层养老供应紧缺的矛盾。
承续传统 守正创新
高标准构建“12345”未保工作新格局
何俊
张家港市民政局局长
近年来,张家港市以创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市”为契机,在体系建设、制度创新、保障完善、服务拓展上协同发力,构建“12345”未保工作新格局,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第一个方面:坚持“一条”主线,完善组织架构。张家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建立统一指挥线,构建形成了民政、司法“双引擎”推进机制。区镇、街道和村(社区)同步成立了未保委(领导小组),市、镇、村三级未保工作协调机制率先实现了全覆盖。市民政局率先单独设立了未成年人保护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中心,专门负责全市未保具体事宜。张家港市聚焦突发困境、心理困境、监护困境、困难涉案涉诉等对象,配套制定涉及未保的专项制度、阵地建设、关爱服务等政策文件20余个。
第二个方面:紧扣“两类”需求,聚焦兜底发展。一方面,以解困为基,落实兜底保障。稳步提升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我们建立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物价补贴联动、主动发现等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困境儿童精准排查和保障工作,目前在册困境儿童574人。另一方面,以增能为重,促进全面发展。出台《困境儿童个案管理服务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实现困境儿童个案管理分级服务全覆盖,为困境儿童“一对一”配备儿童社工,提供个人成长类、家庭支持类服务,累计开案2140例、提供专业服务超1.4万人次。
第三个方面:夯实“三项”保障,筑牢工作基础。在资金保障上聚力。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部门主动保障困境儿童、病残儿童、困难学生,确保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残疾儿童康复和教育救助等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在阵地保障上着力。统筹部门、群团、社会等阵地资源,围绕“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领域,挂牌“三色花开 苏童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48个。在人才保障上发力。选优配强村级未保工作队伍,村(社区)妇联主席兼任儿童主任。培养了23名儿童督导员、251名儿童主任、42名儿童个案社工、102名公检法司办案专员等基层未保工作者队伍。
第四个方面:实施“四大”路径,提升整体水平。张家港市民政局从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完善相关制度、谋划相关工作,将法治、标准、专业等理念贯穿到未保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全面提升未保工作法治化、专业化、项目化、信息化水平,为创建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未保工作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第五个方面:畅通“五重”机制,形成保护闭环。监测预防有“广度”。坚持树立“防患于未然”的理念,从源头上清除侵害未成年人的各类隐患。发现报告有“速度”。建立多渠道发现机制,及时发现受侵害未成年人,开展识别发现、干预保护等专项培训,纳入教师、警察、医生、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社工、网格员等重点行业岗前培训、年度培训。评估介入有“精度”。在全省率先开发了“E-益童家园”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系统,组建专家评估团队,从自身状况、家庭经济、监护能力、成长环境、资源情况等5个维度、10个模块、172项指标,对困境儿童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制定ABCDE等五个等级的服务菜单。应急处置有“力度”。构建了突发困境未成年人联动保护模式,建立了个案会商制度,市、镇两级未保办可集中相关职责部门力量,通过会议形式进行专题会商,寻求最佳处理方式,形成最优解决方案。干预服务有“深度”。针对突发困境、监护困境未成年人等特殊个案,通过协助申请救助、进行临时监护或长期监护、开展个案服务等方式,由儿童主任、儿童社工跟踪服务。全市累计干预突发困境未成年人86名,庇护未成年人58名。
刚才您提到的构建“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张家港是如何推进的,成效如何?
2022年10月,张家港成功申报“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建设试点地区。我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家庭尽责、学校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深入推动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教育体系建设,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一是构建长效机制。发布《张家港市构建“苏童成长”协同关爱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和职责,创新推行“1+5N”运行机制,有序组织未成年人走进基地实践学习。制定《张家港市“三色花开 苏童成长”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将实践基地的活动开展情况纳入文明机关、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年度考核。
二是夯实工作基础。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凝聚政府、部门、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强化人才、阵地、平台等要素保障。创新实施未成年人保护专业能力提升项目、制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领域志愿服务指导手册,为42名儿童社工、210个未保志愿者团队提供工作指引。统筹部门、群团、社会等阵地资源,建成实践基地48个。开发“三色花开 苏童成长”信息管理平台,网站累计注册人数7.4万人。
三是提升关爱质效。精准聚焦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实践基地注入普法教育、心理咨询、权益维护等专业服务力量。精心设计制作成长护照、实践活动地图、探秘任务卡等专属工具,组织学生在周末和假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开展认知、体验、互动、感悟等活动。实践基地通过“迎进来+走出去+共体验”的形式,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不断提升自身道德文明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一直以来,困境儿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对象,张家港在开展“一对一”个案服务方面,主要是怎么做的?
2017年起,我市聚焦困境儿童成长环境和个体需求的差异性,以促进困境儿童全面发展为落脚点,创新实施困境儿童个案管理分级服务项目,陪伴困境儿童及家庭共同成长。
一是服务方法突出“专且精”。在困境儿童个案管理分级服务中,通过以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为服务枢纽、以儿童社工为服务主体、以志愿者为服务补充的团队架构,常态化递送15项基本服务和21项个性服务,确保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能得到及时的救助和精准的帮助。
二是服务范围突出“广且全”。我市率先实现困境儿童个案管理分级服务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织专职儿童社工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累计开展困境儿童分级评估2140例,开展线下服务1.4万人次、线上服务8900人次。实施突发困境未成年人干预保护,累计接受转介个案86例,提供干预保护服务681人次。
三是服务内容突出“多且优”。立足全面发展的视角,促进困境儿童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家庭养育功能的改善,研发“一平方米未来”“书的盒子”“安心女童”等24个公益产品,通过社会倡导整合优质的公益慈善资源,以儿童为中心,有序回应困境儿童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
四是服务成效突出“好且实”。自个案管理分级服务实施以来,个案对象风险分级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困境儿童的家庭复原力普遍呈上升趋势,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困境儿童的学业成绩和个人综合能力呈持续上升趋势。据统计,困境儿童的普通高中录取率,已从2018年的17.65%提升至2023年的41.67%。
古城姑苏 向美而行
——苏州市姑苏区婚俗改革探索与实践
费颖
苏州市姑苏区民政和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苏州市姑苏区创新婚俗改革机制,丰富婚俗文化载体,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婚嫁改革、移风易俗,描绘了一幅幅弘扬文明新风尚、守护美好新生活的生动画卷。
近年来,姑苏区委、区政府高起点推进婚俗改革,持续提升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水平,努力提供优质婚姻登记服务。
提升业务能力。姑苏区全面提高婚姻登记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编制和完善姑苏区婚姻登记办事指南和婚姻登记相关的政策文件汇编,规范婚姻登记工作流程,下发给每位婚姻登记员,定期对窗口发生的疑难问题进行交流和分析,全面提升婚姻登记员业务能力。
强化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热心、细心、耐心、爱心、用心”的“五心”标准服务接待办事群众。
营造优良环境。进一步完善窗口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健全落实窗口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岗位职责、安全生产、学习培训等方面制度。
姑苏区切实加强婚姻服务队伍建设,特聘“五大婚姻服务专员”,包括婚姻家庭辅导员、婚育知识指导员、移风易俗倡导员、家风家教宣传员、婚俗文化研究员,拓展婚姻服务内容。
1.婚姻家庭辅导员。聘请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调解员等专业人员担任婚姻家庭辅导员,开展精准化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2.婚育知识指导员。依托区妇幼保健所的医疗资源优势,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妇幼医师,开展婚育指导和健康科普。
3.移风易俗倡导员。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作为特邀颁证员,常态化举行结婚登记颁证仪式,在言传身教中为新人传递幸福正能量,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4.家风家教宣传员。聘请“最美家庭”、“和谐家庭”、社会名人等为家风家教宣传员,讲述最美家庭故事,为树立良好家风作表率。
5.婚俗文化研究员。聘请社会科学、人文历史、婚俗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婚俗发展过程和未来婚俗发展趋势。
发布“七项婚姻服务清单”,包括婚姻登记办理、婚姻家庭辅导、婚育知识普及、移风易俗倡导、家风文化宣传、婚姻产业发展、婚俗文化研究,不断提高婚姻登记服务效能。
1.婚姻登记办理。新增2个特色婚姻登记点,在古典园林耦园、苏州昆剧院完成法定结婚登记的整套流程,向大众提供优质的婚姻登记服务,实现婚姻登记环境从“办公程序化”到“江南美学化”的蝶变。
2.婚姻家庭辅导。按照婚姻家庭“婚前蜜月期、婚姻成长期、家庭矛盾期”三个不同阶段,开展各种形式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帮助建立良好的婚姻观,强化家庭责任感。
3.婚育知识普及。通过发放婚育宣传单、举办婚育知识讲座,普及优生优育等惠民服务政策,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家庭健康幸福。
4.移风易俗倡导。倡导举办文明、简朴、庄重的婚礼,宣传“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打造婚俗改革新格局。
5.家风文化宣传。以婚姻登记处为线下基地,依托线上媒体平台,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和谐家风,深化家庭道德文明建设。
6.婚姻产业发展。以虎丘婚纱城为载体,形成以婚姻消费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辐射带动婚礼仪式、婚纱摄影、婚庆旅游等产业发展,为古城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7.婚俗文化研究。聘请婚俗文化领域专家学者,开展婚姻家庭和婚俗文化政策理论研究、交流和推广,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婚姻家庭文化。
同时,姑苏区将婚姻家庭辅导和婚姻文化建设下沉至社区,拓宽婚姻服务覆盖面,守护家庭幸福。
刚才提到了姑苏区新成立的两处特色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请具体介绍一下。
耦园是一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园林,因昔日园主沈秉成、严永华夫妇的爱情故事,被人们称作是“爱情之园”。2022年,姑苏区与耦园合作,成立全国首家古典园林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这是姑苏区创新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做精苏式生活典范的一项生动实践。姑苏区耦园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以园主沈秉成夫妇“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新人享受免费入园,在耦园完成法定结婚登记的整套流程,将佳偶天成的美好姻缘融入园林的诗情画意。
耦园婚姻登记服务中心每年举办苏州园林婚博会,开展明制婚礼秀、苏式婚礼论坛、传统婚书仪式等活动,满足新人多元化的婚姻服务需求。自去年七夕以来,姑苏区耦园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已为2480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该中心结婚登记办理量占姑苏区结婚登记办理量的三分之一,已成为众多新人心中最理想的领证地点,成功举办新人婚礼19场,婚纱拍摄900组。今年七夕,举办第二届园林婚博会,面向全球招募新人现场感受耦园特色园林婚礼和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佳耦天成”品牌。婚博会现场,通过演绎还原最真实的朝代婚礼场景,在浪漫的园林中沉浸式体验“始于周朝、梦回大唐、缘起宋代、经于明代、忠于现代”穿越千年的盛世佳节,为新人颁发耦园原创传统婚礼婚书。精美的服饰、妆造,极具创意的人文摄影展、婚礼美学场景布展,为市民带来苏式浪漫与园林文化相结合的独特婚礼体验,满足市民对耦园特色园林婚礼的多方位需求,带他们感受爱情园林的魅力。
昆曲是首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情则是昆曲永恒的主题之一,传唱六百余年,令人心驰神往。为进一步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婚俗元素和丰富内涵,2023年,姑苏区与苏州昆剧院合作打造姑苏区苏昆剧院婚姻登记服务中心,以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堪称世界文化瑰宝的昆曲《牡丹亭》柳梦梅和杜丽娘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为背景。以内涵隽永、源远流长的昆曲见证百年好合、历久弥坚的美好婚姻,让新人完成结婚登记法定流程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百年昆曲的博大精深,身临其境地感知到袅袅千年余韵的昆曲,推动更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新人们可以通过江苏省婚姻登记预约平台进行预约,或从微信公众号“江苏民政”选择“微服务”点击“婚姻预约”进行预约。
园林是凝固的昆曲,昆曲是流动的园林。两者均彰显着精致典雅的江南文化特质,映射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美好生活的向往。姑苏区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精心打造“食有四时之鲜、居有园林之秀、听有昆曲之雅、用有苏工之美”的苏式生活典范,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活在这里很有福气”。
Q
刚才提到了甜蜜事业推动甜蜜产业发展,请详细介绍一下姑苏区发布的“浪漫古城 爱情之旅”路线。
姑苏自古人文荟萃、风雅绝伦,是世人眼中的文艺之乡、浪漫之都,琴瑟和鸣、伉俪情深的爱情诗篇更是举不尽、道不绝。今年,姑苏区围绕古城耦园、苏州昆剧院、虎丘婚纱城三大爱情地标,定制以“浪漫古城 爱情之旅”为主题、集“婚登+文旅+产业”于一体的3条路线,打造文旅产业应用新场景,努力建设幸福创意和浪漫消费的首选地,增加优秀婚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营养。
爱情路线一 承载千年浪漫:以耦园为引领,提供“佳偶婚书礼仪”、中式婚礼、爱情手链等耦园爱情主题文创产品,赏古城缩影、品街巷艺术,看家风家教传承,开启苏式浪漫与园林文化相结合的婚俗体验。
爱情路线二 携手百年好合:以苏州昆剧院为代表,创新融合婚姻场景与昆曲爱情元素,推出“戏曲人物打卡”“苏派牡丹亭婚礼定制”等精品活动,体验传统婚嫁民俗与非遗文化,以百年昆曲见证百年好合的婚姻。
爱情路线三 邂逅美好姑苏:以虎丘婚纱城为核心,建设成集婚嫁商品、婚纱摄影、婚俗展示、文明实践为一体的婚姻服务产业链综合体,全力打造“购、影、礼、宴、住、游”婚庆核心产业体系。
3条路线以爱之名、古今交融,围绕新人喜结良缘的人生高光时刻,以“爱”为元素,奉上“爱”的攻略,吸引新人在“最美窗口”看尽“江南好”,让更多新人及市民探寻姑苏美景、了解古城文化、体验浪漫姑苏。
转自:苏州民政